现任领导 |
机构设置 |
师资简介 |
部门简介 |
规章制度 |
|
|
| ||||||
英语党支部开展“深研强军思想 践行国防担当”主题党课 以课程为桥筑牢育人强军根基发布时间:2025-09-08 作者: 点击:[]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,推动国防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实践,8月27日,英语党支部组织开展“深研强军思想 践行国防担当”主题党课。党课由支部书记明明主讲,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学习。本次党课立足教育工作者使命,围绕围绕推进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,系统探讨了如何将强军思想转化为育人实效,为培养具有国防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。
深学细悟:把握强军思想核心要义 党课伊始,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《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》重点章节,强调“党对军队绝对领导”是强军之魂的根本原则。通过回顾南昌起义到新时代强军实践的历史脉络,支部党员深刻认识到,坚持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。结合学习强国平台对“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”的解读,党课进一步剖析了强军目标与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: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”不仅是军队的使命,更需要教育战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,将国防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多维融合:学科教学赋能国防教育 在“明使命”环节,党课创新性提出和鼓励党员教师们尝试“课程为桥”的实践路径,针对支部覆盖的英语、文史、艺术等学科特点,设计差异化国防教育融合方案。 如《公共英语》课程可以打造“国际传播+强军叙事”双轨模式。选取英雄事迹、军史故事等素材,通过演讲比赛、翻译训练、模拟访谈等环节,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成为强军故事的传播者。 文史类课程可以深挖五千年国防智慧。如在《中国古代史》课程中可以聚焦“秦汉长城防御体系”、“戚继光抗倭练兵”等案例,揭示古代国防的系统性智慧;《诗词鉴赏》课程则通过王昌龄“不教胡马度阴山”、陆游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等诗句,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课堂。 艺术课程凭借其独特优势,可以成为开展国防教育极为便捷且高效的优质载体,以创作点燃强军热情。如“军营风采写生”的绘画活动、“强军主题海报”的设计活动、“航天成就”主题的短视频创作等,都可以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沉浸式感受国防力量之美,将强军信念与爱国情怀自然融入艺术表达,使国防教育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共鸣。
支部书记明明在总结中强调:“教育工作者要成为强军思想的‘翻译器’,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课堂体验”,争取做出课程思政国防教育示范性案例。
党课结束后,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深受启发、倍感振奋,将立足自身教学岗位,主动探索国防教育与学科融合的新方法、新形式。英语党支部也将持续以 “深研强军思想、践行国防担当” 为指引,常态化推进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,让强军火种在校园中生根发芽,让国防担当在育人实践中彰显力量。
上一条:学强军思想 强国防担当 ——英语党支部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:英语党支部开展“深研强军思想 践行国防担当”主题党课 以课程为桥筑牢育人强军根基 【关闭】 | ||||||
版权所有: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-基础教学部 技术支持:网络信息中心 |